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学习资源 >> 课程思政 >> 正文
一文读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
2019-10-18 15:08  

    早在1995年10月,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指出:“‘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文件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坐在秋日的阳光里。玻璃窗已经打开,我想,即便一层透明的玻璃,也会阻挡阳光的纯洁。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也指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

    中共教育部党组2017年12月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课程德育,可以促进各类各门课程增强育人意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更好地发挥德育课程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要科学认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 辩证关系,必须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从方法论意蕴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从概念出发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关系。


从字面上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似乎只是词汇的排序不同,其概念所指却大不一样。


首先要明确的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高度抽象、概括、提炼的词汇。“思政课程”之“思政”,是“思想政治理论”的简称,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常简称“思政课”(即“思政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常简称“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之“思政”,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


其次,从构词上看,两者均属偏正结构,中心项都在后面。即“思政课程”的中心项是“课程”, “思政”是修饰词;“课程思政”的中心项是“思政”,“课程”是修饰词。


因此,结合前文,前者强调的是“思政”这种课程形态,后者强调的是“课程”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最后,“思政课程” 是确定的,而“课程思政”则是不确定的。前者指的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是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 “形势与政策”等“4+1”课程。后者则包括上述 “4+1”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思政课程”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不包括“思政课程”;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则包括“思政课程”,若从最广义上来说,从功能论的角度,也包括 “课程思政”所关涉到的课程。

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就第一层含义而言,所谓“主渠道”,是指育人是一个整体,既包括课堂教学, 又包括实践教学,而在这两者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就课堂教学而言,是德、智、体、美诸育相统一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他课程分别是智育、体育、美 育的主渠道。就每一种“育”而言,主渠道只有一个,对应于各具体课程;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主渠道也只有一个,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者说 “思政课程”。


就第二层含义而言,所谓“思想政 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是说要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地位。就第三层含义而言,是说其他课程也应承担相应的德育责任,而非置身“事外”,要各守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做到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 是说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人为割裂德智体美诸育的紧密联系,以形成“立德树人”合力。可见,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密切,在“立德树人”问题上相辅相成,是“主渠道”与“微循环” 之间的关系,既要防止“主渠道超载、微循环闲置”,要“激活微循环,舒缓主渠道” ,又要防止用微循环取代主渠道而使主渠道闲置,真正使二者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从实践探索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 思政”之间关系当下,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相关高校和思政课教师做到“双管齐下”, 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这些探索有助于我们把握“思政课程”与 “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


就“思政课程”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育主管部门、 高校和广大思政课教师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功能,坚持课前、课中、 课后全流程管理,健全工作制度以实现规范化建 设,把握好“实”与“虚”、“热”与“冷”、“破”与 “立”、“技”与“思”、“整”与“零”的辩证法,  使其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就“课程思政”而言,有的高校基于现有课程实现全面融入,有的高校整合资源开设“课程思政”。后者通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极力活化教学形式,推行一课多师、多师同堂, 引入微课堂软件增强即时互动,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更受学生欢迎。有学者在探索中发现,要确保其取得预期成效,必须着力抓好“五个关键环节”: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院系、成效在学生。


从现有的实践探索来看,无论是“思政课程” 还是“课程思政”,都是以“课程”教学为手段,以教师为关键,以学生获得感为旨趣,都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思政课程”要 “灌输有方”,“课程思政”要“融入有道”,其侧重点不一样,前者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而专 门开设的显性课程,后者是在专业课、通识课中渗 透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之一。

一)角色迥异 从教育部新颁布的相关文件来看,“思政课 程”与“课程思政”在角色定位上是不一样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开宗明义地指出了“思政课程”的角色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可见,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灵魂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社会主义高校的优势所在。而“课程思政”的角色定位则体现在另外两个文件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 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 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和学生需求,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类的选修课,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发挥“课程思政”作用。”这说明,“课程思政”是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需要,致力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功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载体渠道,“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的教育实践活动。综上,“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主干与本体,而“课程思政”则是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载体和呈现方式。


(二)方式有别 所谓方式有别,是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 政”的实施方式不一样,前者主要是显性方式,而后者则是以隐性为主、显隐结合。一方面,毋庸置疑,“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设的,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 一规定的学时学分,其教师队伍也有严格的要求, 以“灌输”为基本理念,旗帜鲜明地表明应树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尽管也有一定的技巧与艺术,但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典型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则是从“大思政”理念 出发,充分挖掘相关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 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 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 机统一”,由于课程类型多样,要求不一,既有显性的类似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类的选修课,又有各种专业课和综合性的通识教育课;这两类课程中,前者显然属于显性方式,后者则属于隐性方式。这说明,“课程思政”既有显性的方式,也有隐性的方式。但考虑到“课程思政”主体是各类专业课、通识课,这种显隐结合的方式又往往以隐性方式为主。当然,在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的专业课和通识课上,教师要“明道、信道”,旗帜鲜明地站稳立场, 针锋相对地批判错误观点、引领社会思潮。


(三)职能不同 所谓职能,是指处于一定职位、从事某项本职工作所应有的功效和能力。“思政课程”和“课程 思政”由于不同的角色定位,本职工作不一样,其承担的职能必然不同。“思政课程”的中心项是“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德智体美之别,而“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所以,“思政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承担着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是“第一课程”“铸魂课程”。也就是说, “思政课程”的职能在于“铸魂育人”,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在主导价值观教育。“课程思政”的中心项是“思政”即思想政 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其主渠道主阵地,其主渠道在于“思政课程”,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主阵地在于经常性思想工作,主体是学校的政工人员。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不能单打独斗,要形成合力,就必须拓展渠道和载体,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而“课程思政”之 “课程”,则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就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 “思政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当中,使所有课程与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但就参与到“课程思政” 的相关课程来说,其职能却各不相同:有的重在知 识教育,有的重在技能教育,有的重在素质教育。换言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职能各 有侧重,前者职能单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该职能是 “应当+必须”,是分内之事;而后者职能则多样, 其“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连,是“应当”而非其 本职、本位,是其衍生的功效、能力。


(四)功能归一 所谓功能,是事物自身客观蕴含的功效和能力。功能的范围比职能要广,只要其蕴含某种功效 和能力就表明其具有某种功能,而不考虑该功效 和能力是否为本职所在。就功能和职能的关系来 说,其一,某事物的功能往往大于其职能,如“思 政课程”的职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而其功能则不局 限于此,在进行意义教育和方法教育的同时,也客观上承担部分知识教育。其二,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职能尽管不同,但其功能则往往有交叉、重合之处,即两者可能会有相同的功能。就“思政课程” 与“课程思政”来说,之所以说其功能归一,讲的 正是其功能具有相同之处,而其功能的相同之处正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功能归一,是殊途同归。如前所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 前者是主渠道,后者是微循环,做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合力育人。但切记两者要做到互不替代: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不能单打独斗;更不能 用后者代替前者,使主渠道闲置,或者不要主渠道 了。现实实践中,不重视“思政课程”或不重视“课 程思政”的情况都存在。正确的做法是,不能只过于倚重于某一方面,而应形成整体育人合力,且一定要摆正主渠道与微循环的位置。




关闭窗口

地址:衡水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西区15教B座402)

邮箱:hsxyjsfzzx@163.com

邮编:0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