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学习资源 >> 教学方法 >> 正文
表演型教学是典型的“病人感冒,医生吃药”
2021-10-25 14:23  

有一类表演型的老师,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唾沫横飞,似乎要拼命把知识技能塞进学员脑袋里。殊不知,课堂老师越喋喋不休,学员越没有机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病人感冒了去看医生,医生赶紧吃药,看病人病得不轻,就拼命多吃药,你觉得滑稽吗?表演型的老师就是典型的病人感冒,医生吃药的做法。
01
喋喋不休是因为老师缺维

哈佛大学成人学习与专业发展教席教授罗伯特凯根在他的《变革为何这么难》一书的开头,就抛出这样一个现象:一项医学研究现实,假如心脏科医生告诉严重心脏病患者:如果不改变个人生活习惯,如饮食、锻炼、吸烟等,他们将必死无疑。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大概1/7的人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剩下6/7的人,难道就真的对生命毫无眷恋吗?还是有什么东西让人们在面临致命危险时,仍然无法改变自己致命的嗜好?

 对严重心脏病患者来讲,抽烟将意味着加速死亡——这是一个非常直白的道理,因果关系清晰,表达很清楚,我相信所有的病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为什么只有大约1/7的人才会真正改变呢?据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近似的推断:明白道理(认知改变)对一个人产生改变的贡献只有大约1/7。反过来,我禁不住要问:有多少人把讲道理当成促成人们改变的全部?

讲师说:把道理都讲得透透的了,你们怎么还这样?

家长说:该说的话都说尽了,你就是不听。

领导说:正面反面的例子都给你讲了,你怎么就这么拧呢?

为什么这些整天只知道讲大道理的人声嘶力竭地给别人讲道理,收效却总是甚微呢?问题就出在只讲道理不足以促成一个人彻底改变。老子很精辟地把这种现象称为信不足焉,又不信焉,单讲道理不足以让人相信,所以没有人相信,分量不足、力道不够呀。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影响人的改变呢?或者,还有什么因素左右着人们不去改变呢?有烟瘾的肺癌患者可能说:我知道抽烟对我的病不好,可是我习惯了,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吃完饭下意识的动作就去口袋摸烟。可见,行为习惯是影响人改变的另一个因素。

此外,还有什么因素呢?有人说受环境影响,有人说跟着感觉走,有人说感情……对了,就是情感体验,情感从来都是影响一个人决策的重要因素。

人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寻求改变——学习是有机体为了持久的非生理性改变所做的努力的过程。学员学习的目的是改变,无论课堂演绎得多么精彩,老师讲得多么眉飞色舞,学员笑得多么前仰后合,最后检验培训效果的只有一样:就是学员的改变。教育学的本质是促进人有效改变的学问。

02 看演出和培训的目的绝不一样

人们参加培训和看演出的诉求是不一样的。看演出,关注期待的仅仅是是精神愉悦,赵本山的小品、郭德纲的相声,让观众捧腹大笑,观众就大声叫好,因为他们达到了娱乐的目的,自己并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

而参加培训,学员的诉求则是有所斩获、有所改变,课堂上一派热闹,下课后学员没有任何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培训的目标就没有达到。对那些在课堂上卖命表演,甚至搞得声嘶力竭、心力俱疲的老师,学员除了报以同情的掌声,还能说什么?

03 重新定义老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作用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课堂的主角是老师。建构主义则崇尚老师帮助学生建构新知,为此,老师将学员置身于场景之中,提出问题,激发学员激活他们自己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给学生输入相关的信息,提供相应的思考工具或流程,组织引导学生们进行研讨协商,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评价等高级思维活动,协助学生完成建构。

因此,老师的角色就是催化师、辅助性的,但并不能因此忽视老师的作用,在内容的选择和方向的确定、关键时候信息的输入、有效的提问促动学生反思、组织学生意义协商等很多环节都有更高的要求,可见建构主义并不是降低了对教师的要求。
从教学设计来讲,建构主义的课堂就是要用促动的方式转移知识的所有权,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是自己搞明白的,而不是老师告诉他的。建构主义的课堂上,重要的是让学生不断地思考,完成属于自己的建构,而不是很在乎学员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客观的、确定的认知。

04 有效教学重在转化

教学过程也自然而然地要分为两个步骤:①为学员提供信息;②促进学员从这些信息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建构。前者好比喂食,后者好比消化。反观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数老师把自己假设成为信息提供者,滔滔不绝只向学生提供信息。学生吃得很多,但从中汲取的营养并不多,胃口好,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照样很难长胖。填鸭式的教学效果不好的真正原因正在于此。

有效的教学,要把重心放在后面,即促进学员消化和吸收上。要促进学员消化吸收,就要调动学员自己内在的能量参与,外力可以野蛮喂养,却不能解决消化问题。所以,课程要有实效,必须下大力气帮助学员消化而不是一味填鸭。

成人教育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课堂上老师讲的大部分内容学员或多或少都知道。课堂上要解决的是知的程度问题:理解更深、更全、更透彻。不仅仅要解决知的程度问题,还要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应用更多、更广、更娴熟。


来源:田俊国讲坛

关闭窗口

地址:衡水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西区15教B座402)

邮箱:hsxyjsfzzx@163.com

邮编:053000